首页> 资源> 论文>正文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浅谈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论文类型 基础研究 发表日期 2004-07-01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王宏斌
摘要 王宏斌 新疆石河子市玛河管理处  邮编:(832000)  近年来,社会对水资源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国家对水利行业的产业政策已出台,各级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水利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仅对农业至关重要,它的发展直截制约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象新疆这样内 ...

王宏斌
新疆石河子市玛河管理处  邮编:(832000)

  近年来,社会对水资源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国家对水利行业的产业政策已出台,各级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水利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仅对农业至关重要,它的发展直截制约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象新疆这样内陆干旱地区,主要依靠农业为经济支柱的地区。如何使水资源长期合理地有效配置显得非常重要。从现在全疆及石河子周边地区水利发展的现状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农田灌溉科技含量落后,管理机制和体制滞后,浪费水的现象较为普遍。就全疆而言,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矛盾很突出,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既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师市要在本地纪实现经济超常规跨跃式发展,整个新疆同样也要实现超常规跨跃式发展,特别是棉花是新疆的主要经济来源。新疆在本市纪末实现工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特别是保持全国棉花种植基地的作用,解决水的利用率问题显得重中之重。如果水资源象现在这样效率低下的浪费下去,到本世纪中期缺水的矛盾会非常突出,会严重影响新疆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把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这是世界性的课题,水资源的匮乏已经波及到全世界,水资源也同样成为各个国家的战略资源。从目前国家对水利行业的政策看,要真正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这要涉及到多方面复杂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如何正确认识水资源

  我国水利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英明论断。就是这一论断使水利建设在中华大地上高潮迭起,持续了几十年。把水利和农业联系起来,是因为中国事实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这一现状决定的,也是由于当时贫困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民,第一要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决定的,就是在今天也不失其应有的意义。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中国社会经历着一场经济和社会飞跃式的发展,现代化的科技时代终就要叩响民族的大门。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确定,水利,还仅仅是农业的命脉吗?这几年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和北方地区的旱灾造成的工业、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11亿元以上,去年的旱灾和洪水造成经济损失1千亿元左右。但是事实上把水字和农字联系在一起的观念,今天仍根深蒂固地留在人们的脑子里,多数人仍然认为水是水利部门的事情,是农业部门的事情,是农民的事情。只知道用水不知道水从哪里来,更是常见的现象,用水者不懂节约用水,污染着不愿花钱治理。特别是对收取水费不够理解等。因此水利投资不足,水利工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水利事业正负重艰难的前行着。从全面用水情况看,北方地区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8个。我们总不能等到早晨起来水龙头没了水,工厂没水停工,因水源枯竭大批企业不得不搬迁,特别是缺水而影响地区的投资环境,再深的井出不了水,种子下地发不了芽,因水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恶化到生态的平衡,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二、近年来国家对水利行业的政策调整

  没有全民的水患意识,就难以有我国水利事业的大发展,没有公民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全党和各部门的统一行动,水利事业就难以发展,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更多水的难题,水利到了该重新认识的时候了。认识是随着实践的推进而变化的,中央领导同志在一次会议上沉痛地说,看来水利不仅仅是农业的命脉,而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进而又有专家提出:“水利是基础产业”的论断。在199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写入这样一句话:“要把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放在重要地位”,这样就正式地确定了水利的地位。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的有关“九五”计划和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建设》中,人们注意到关于基础产业又有了排次序的变化。其表述是:今后15年,必须在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一是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这充分说明了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经济的长足发展离开了水那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将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形成共识,必将带来我国水利事业的巨大发展。当然,我们目前所面对水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三、从我国用水的角度看水资源的严峻形势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能以占世界总耕地8%的良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根本条件之一是有40%左右的耕地灌溉率,以及建立在灌溉条件上的作物多熟制度与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中国人均水资源与别国相比较贫乏,从目前来看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488立方米,但农业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的紧迫性已引起广泛关注。从我国正常降水年份看,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亏缺量占实际供水量的1/10左右而农业迄今仍是头号用水大户,年耗用近1000亿立方米的水量,为实际取水量的88%,北方地区以占全国总耕地一半多的面积,生产出的粮食占总产量的48%,而在这个地区粮食单产可达每亩400公斤左右,但是干旱地区也是能打150公斤左右。可以看出粮食生产对水的依赖程度有多大。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粮食生产要上新台阶增加500亿公斤的年综合生产能力,北方地区要承担2/3的份额。从长期看粮食生产要在本世纪满足人口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有关专家预测,农田灌溉面积必须增加1亿亩左右,可是农业对水的需求日益尖锐。事实上过去的15年中,全国的农田面积一直徘徊不增,一是灌溉工程年久失修破坏报废以外,乱占耕地的现象愈演愈烈,抵消了新增灌溉面积和努力,每年近1000万亩灌溉地被迫减少。不仅如此,由于北方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形成数万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如果不在农业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上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农业经济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工业及城市用水的情况
  
从工业化国家发展的进程的规律分析可以断言,农业作为第一用水大户的地位不可能长期维持。由于工业和生活用水的经济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发达国家农业用水量一般只占总可供水资源量的50%-60%。今后30-40年是我国经济尤其是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的要求,据此测算的工业需水量将相应达到平均年增长6%,而生活用水将达到平均年增长3%左右因而农业增加供水的数量将何其有限。从黄河流域的一些资料看,如果目前农田灌溉和工业火电耗水指标过高的局面不改变,在各方面用水量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预测到2030年水资源的亏缺量将高达300亿元立方米。即占到黄河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的一半之多。届时黄河上中下游地区众多的引黄灌溉工程将面临无水可引的危机。即使实现南水北调也只能调入200亿立方米可以缓解北方大中型城市缺水的问题,但是更突出的矛盾是水资源仍不够需求。况且根据引青济秦、引黄入晋等工程的成本分析,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绝对承受不起每立方米2-4元的水价,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城市用水及工业用水提高水价利用价格杠杆节约用水而农业用水用高科技节水之路势在必行。
  (三)新疆及石河子地区水资源的形势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位于欧业大陆腹地区,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新疆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条,湖泊面积5504.5平方公里,冰川储量2.8万亿立方米。全疆地表水年经流量882亿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6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3350万KW居全国第四位。新疆水资源特点:一是山区降水较为丰富,是众多河流的径流形成区。平原地区沙漠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降水除少量补给地下水外很少或不产生地表径流,是径流散失区和无流区。二是河川径流量年际变化平稳,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春季占年水量的10%-20%,夏季占50%-70%,秋季占10%-20%,冬季占10%以下。三是大部分河流流程短,水量小,年径流不足1亿立方米的就有487条,占总径流量的9%左右。四是在新疆的西北,部分地表水资源有737.5亿立方米占全疆地表水资源量的93%,而东部仅占7%。五是新疆人均占有地表水量为4831m3,是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的2.4倍,但从单位国土面积产水量看,仅为5.3万m3/km2,为全国倒数第三位。
  石河子每年引进流量约7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28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约54亿立方米,从石河子的水资源的储量上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从整个灌溉面积分配上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来看,水资源需要加以科学管理。

四、农业节水是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关键

  (一)我国水利运行的现状
  解放以来,国家在农田水利和大型水利工程上投入巨资,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水资源的合理使用远未受到合理重视,特别是由于部门分割等原因,节水这个领域的研究,推广和管理工作长期处于无人过问的局面。其结果是农业灌水的有效利用率一在处于30%的很低的水平,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60%-80%水平的理想值,土渠输水以及沿用了上千年的漫灌式田间浇水是灌水效率低下的两个主要原因,而发达国家不仅实现了输水工程的防渗化与管道化,田间灌水方式不断改进更新,已从全面的喷灌向更高效率的微灌和滴灌过度,而且广泛应用高技术,科学家提出更有实质意义的水的利用指标,毫米农田用水量的单位面积年生产量。具体来说,在这些发达国家,每毫米降水每亩可生产2.5公斤或更多的谷物;而我国北方地区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指标小于0.5公斤。以开源的角度讲,我国没有欧美国家在降水特点和水资源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欧美国家年降水量一般高出我国一倍以上,降水周年分布相当均匀。因此更应强调尽可能地蓄纳有限降水,而我国绝大部分降水都无效蒸发,渗漏损失掉了。
  (二)我国农业节水运用的一些措施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围绕节水和抗旱农业这一课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例如低压输水管道技术,有效地降低了灌溉实额。特别在年降水量只有250-500毫米而又缺乏地下水源的广大半干旱雨养农业的地区,大力发展了旱地农业技术体系,包括抗旱保墒耕作 (如少耕、免耕及覆盖 )、水肥耦合、水平丰产沟以及小流域治理开发等,使这类地区降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了数成。科技人员还在研究成功抗耐旱作物品种、周年覆膜抗旱种衣制,土壤保墒剂等技术。但是从总体上看,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还亟待深入和加强。例如目前管道输水技术虽然可以使水在渠道中的渗漏损失减少,一般可节约40%左右,但当水到达放水口后,如仍采用大块地大水漫灌方式,则总体的灌水有效利用率仍不高。又如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滴灌技术的启发下,结合中国具体条件,已研制出成本只及国外1/5左右的简易滴灌——“燕山滴灌”其安装、操作相当方便。近年来在一些干旱石质山区,应用传统的水密集雨加燕山滴灌技术,已可实现1亩“水浇地”,为把滴灌技术从专用于园艺地推向大田粮棉生产应用提供了可能性。近年来发达国家在提高水分利用率和高效旱作农业方面已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技术。例如用计算机控制,水肥合一并精确计流量的滴灌技术,可将用间灌溉定额压缩到10-15立方米,  (而我国目前一段灌溉定额为每亩100立方米至数百立方米  )确保作物丰产。又如一种具有高吸水性的土壤改良剂,可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保证一次播种全苗和丰产。但是这些技术都在特定的经济和市场条件下产生的不能简单引进和照搬。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主要生产高价值的蔬菜水果和花卉,由于拥有购买力极强的欧洲市场,尽管每亩设备成本高达已千元,但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我国大面积生产不具备这些条件,应当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吸收 ,创新,研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和设备。形成可持续的农业用水管理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影响这种模式形成的障碍主要来自传统观念,扭曲的水价政策以及节水扩源技术的缺口三个方面。农民中普遍存在着水自天来,用之不竭的观念,以大水漫灌的习惯,基本上没有资源紧缺的危机感,加上迄今农业用水受到多方补贴,水价过低,使农民或农业企业无从产生节水的积极性。而农业用水开源节流的高新技术主要面向自我投资能力很弱,文化科技素质较低而又高度分散的农民,研制难度相当大。但是,只要我们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攻关,广泛反复地宣传水资源紧迫感和合理用水宣传制定有中国特色的水价格和水政策,才能使真正的水利用率提高,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三)师市农业节水之现状
  近几年来由于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大河来水偏少,在每年配水额不变的情况下,用水矛盾很大。师市在下野地灌区和莫索湾灌区逐步推广滴灌,据媒体报导效果较好,各团场都加大了滴灌的投入,但以整个用水环境上看还谈不上节水,因为滴灌面积有限,只是一个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规模,但这种发展态势是非常进步的。

五、加大水利管理改革是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手段

  (一)我国水利管理的现状
  “八五”期间,我国水利管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水利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全党全社会对水利工作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也给水得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进入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水利肩负的使命也越来越重。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水得管理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水利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1)水资源运营处于亏损状态,内部机制还处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2)水利工程供水价低于成本,政策性亏损得不到足额补偿,水利单位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难以形成。根据资料表明全国水利系统供水约4100亿立方米,按现行办法平均单位供水按2分计算,总成本为82亿元,1998年,全国水费收入仅为36.2亿元,只为成本的44%,另外现在便有相当一部分将水费视为用水户负担,由此拖欠水费拒交水费,减免水费的事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方政府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为名,不考虑水利部门工程运行维护所必须的资金,将水管单位的水费平调或挪作它用。(3)用水单位在使用水的过程中即没有计划也没有节水措施,浪费水很严重并没有意识到水也是商品。这主要是因为水也太廉价了100立方米的水也顶不一瓶纯净水的价值。(4)在水管单位向灌区供水过程中是按指令性方式供水,没有科学有效的计划措施,往往造成水资源的无效浪费。
  (二)新疆及石河子水利管理的现状
  新疆的水利管理体制与全国的水利管理体制都是一样的,是事业单位编制。但是就水利行业而言有自治区水利单位和兵团水利单位之分,这都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行业的条块分割就拿玛纳斯河流域而言,就有三个管理单位对于整个水资源的调配和流域管理,灌区的水调配都不能统一科学有效管理,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自然造成流域管理的不协调。常常是各家为了自己单位的利益争夺水资源,节约和有效使用水资源被放在脑后。
  自治区实灌面积293.59公倾,复播作物面积28.61万公倾,毛灌用水量10995立方米/公倾,作物综合公倾次用水量2355立方米。节水灌溉自治区保墒面积84.64万公倾,膜上灌面积54.57公倾。兵团水利灌溉控制面积6780万亩,全年 引水量120亿方立米,总灌溉面积1500万亩。
  石河子灌区是一个比较大的灌区,可控制灌面积300多万亩,年供水约113288万立方米,由于每年受大河来水影响遇到干旱年份大河来水偏小就直截影响到灌区的用水和农业生产。象石河子年平均降水量147毫米,在丰水年可以无限制的供水,在干旱年就存在着争水的问题这种循环往复并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发展节水农业,将现有的水资源有效利用科学计划,是师市经济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三)水利管理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水利管理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解决现状问题。
  1、加强现有水利设施的配套和更新改造开辟资金渠道,使水利工程设施发挥应有的效益为水利良性的发展提供保障。
  2、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实行市场水价的调控机制,完善水利工程的收费制度,国有水管单位的水费应用于水管方面的开支,以及工程维护改造。现有法律、法规等政府规定的政策性收费,应尽快到位,并足额收取,政府不得无端平调或将水费收入挪作它用。
  3、加快水利管理的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通过增加科技收入,加大水利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工程效益,加强水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继续教育培训使水管人员的文化素质、工作技能得到提高,进行目标管理,是量考核,技术规程规范化。
  4、抓好水管部门的内部机制转变,加强水利工程资产管理,通过有效管理机制的提高实现水利工程固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
  从以上措施可以看出,要使水管工作科学化,关键是把科技兴水落到实处,同时有效利用水资源,水利部门是主体,国家还得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复杂的水利管理体系走向科学化,以达到有效利用水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经济的目的。

六、实现水利产业化是有效利用水资源的保证

  (一)水利行业已有产业模式
  
近年来,社会对水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水利和石油一样,确实是一个有产品、有完整体系的行业。
  自建国以来,新疆共有各种类型的水库482座,总库容  60.7亿立方米,各种水闸482座,各级引水输水渠道总长30.49万公里,年引水量453亿立方米。另外,拥有供水机电井约3万眼,年提水量28亿立方米。这些蓄水、引水、提水设施的应用,使新疆农林牧业总灌面积达4067千公倾,到目前为止新疆共建成各类水电站570座。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8兆千瓦时。近年来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缺水的困难,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推动饮水工程建设,共建成压力供水系统2786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使937万人和2750头牲畜得到清洁的饮用水,新疆的水利水电建设为自治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国家与地方的财政共投入约135亿元资金。形成了约95亿元的固定资产。如今,在我区以供水为主的水管单位约930个,拥有管理职工近万人参与农村供水设施管理的约1.5万人。
  天然水经过水利工程的拦蓄、提、引后,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合乎要求的水源,水利管理部门融进了大量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由水利工程供应的水是一种商品,水利部门就是水商品的加工部门和经营部门。但是长期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水利事业被当作一种福利事业,建设靠国家拨款,水价由政府定水费收多收少由地方首长左右,不计成本,不顾水利工程功能效益,不考虑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这样使水利产业发展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建设滞后,近而在近年来洪旱灾害的频发的情况下,水利工程难以抵卸,损失严重,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供水严重不足,既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不少工业项目也因水源困难而搁浅。
  由此可见,制约水利建设的发展,不是技术、人才和机械装备问题,而是资金和政策问题。水利建设必须尽快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国家颁布的水利产业政策,这是根据我国整经济发展要求和水利建设现状而作出的重要决策,其目的是通过水利产业化,加速水利基础建设,使水利自身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充分发挥其防洪保安、供水、防治污染、水土保持等功能,进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水条件,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利产业政策”明确了水利建设的方针、重点和优先发展水利产业的政策,合理划分水利建设项目的类型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分工,规范了各类项目的资金来源、管理模式,提出了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的措施,从原则上为我们解决了发展水利的根本问题。
  (二)国有水管单位转制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保证。
  目前水利产业结构、政事企呈枣核型,根据水利部关于调整水利产业结构成金字塔型的要求,要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具备条件的事业型水管单位转化成企业,推向市场,参与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水管单位事业型转企业管理的优点
  水管单位真正实现企业化管理,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产权和市场运行主体,其优点主要如下:(1)企业产权明晰,职责明确,享有运作自主权减少了政府的直接干预;(2)企业享有用工自主权,打破干部、工人的界限,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3)享有充分的工资资金分配权,打破大锅饭,实行的工资能升能降,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得到充分的运用和体现;(4)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提高成本核算的意识,企业经营管理追求最大效益的目标,一方面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企业的不断积累,为扩大再生产奠定了基础;(5)按照企业管理,实行工效挂钩或工资额承包制等办法,一旦企业效益提高职工可以多收入。
  2、水管单位转为企业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管单位能不能转企业化管理,回答是有可能的。但很多职工感到忧虑:现在社会上那么多企业都不景气,我们现在要进行转企改革合适吗?会不会转制造成收入降低,还赶不上以前的待遇。确实这样,但我们认为应区别情况作分析,水管单位转企改革的关键是外部和内部的条件是否合适,现试将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1)独立的产权主体和市场运行主体尚未形成
  由于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难以分离,水管单位法人财产权无法确立,影响国有资产管理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加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因此,企业在经营中不规范,是被动的,容易出现短期行为。
  (2)水管单位公益性功能作用将削弱
  防洪抗旱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作会因企业追求经济利益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兼顾。
  (3)水的商品价值难以实现,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水价无法进入市场竞争定价,而由政府调整,另外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是不稳定的,而用水户基本上固定的,商品水无法象其他商品那样跨越地区流通竞争,再则社会上对供水的商品属性还认识不足,影响水费按标准计收到位,水费是水管单位收入的主体,由于水价由政府调整,水管单位经济效益如何,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水价标准和政策。
  (4)社会保障体系尚末建全
  目前水管单位离退休已越过在职人数,并且还在增加,最近几年便处于退休高峰期,因此,水管单位负担很重,水管单位事转企后,职工的养老金难以得到保障。
  (5)下岗人员安置
  企业实行劳动优化组合,势必有一部分富余人员需要分流,目前社会安置下岗人员已成问题,水利人员何去何从难以解决。
  3、水管单位事业型转企业型应具备的条件。
  水管单位要转为企业化管理,需要一个相应的外部环境。签于经营水利这一基础产业所具有的特殊性,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必要的条件,为水管单位建立起规范的、可操作和良性运行的水利产业化管理机制。具体条件如下:(1)进行产权界定,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明晰产权关系,需要重新评估水管单位现有资产及构成;(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现有水管单位的资产国家占主体,企业主要为国家进行保值增值的生产经营活动;(3)政府应加快制定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依法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服从政府的监督管理,但政府应减少直接干预,企业遵守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4)制定合理的水价,水管单位主营供水发电,如果水价无法进入市场,那么水管单位事业型转企业型的改革也就缺乏实质性的意义,由于经营水利带有局限性、不稳定性和公益型等,因此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应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税赋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予以减免或优惠;(5)国家应对企业承担的社会公益性任务的耗资支出进行补偿,并继续保持对修复水利工程所需资金进行补助;(6)由于水利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中逐步变革过来的,过去基本未计提出也无力计提大修与拆旧,因此在今后水利工程一旦遇到大的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问题,仍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资金补助。
  水管单位转换经营机制是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必然措施,一方面能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并以税利的形式上交国家而对国家作贡献,另一方面把水管单位推向市场,参与竞争,激发活力,使生产力获得提高。

七、水资源给我们的启示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从国家到新疆以及石河子的水利管理,水资源利用诸多复杂的问题。各级政府都将经济发展放在重要突出的位置,这无凝是正确的。但经济发展是离不开生态的良性互动,环境的日益恶 化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新疆干旱缺水问题严重,天山北坡经济带水资源短缺,全疆每年春季缺水达20亿m3农田受旱面积80万nm3左右,乌鲁木齐市日缺水在14万m3以上,哈密、库尔勒等城市也面临着严重生活用水问题。全区水库容仅占全区地表总经流量的8.9%,灌区工程配套不完善,干、支渠道老化严重失修,效益衰减,供水能力下降。工业和生活用水浪费严重,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日益突出。
  师市经济这样发展下去,市区的地下水现在处于无政府开采状态的混乱局面,很多工业企业单位都有自己的自备井,用水是无控制状态,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特别是领导为了搞政债工程“园林城市”将原有的配水渠系全部毁掉,搞成了喷灌但水源都是由自来水公司提供用水, 1元钱 1立方米的饮用水来搞喷灌,政府用财政补贴给园林部门。而园林部门本可以用地表水来灌水的林带,全部用政府给的自来水浇。这样造成地下水开采加大,而无疑浪费水资源。国外已将水分为饮用水、中水、次水,可以发挥不同水质水价的作用来利用水资源,而石河子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乌市缺水的问题会在石河子重演。
  水及生态环境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无节制的浪费水,将河道来水控制不向下游排放,可造成下游植被死亡,沙漠加剧,将一部分水回归大自然是大势所趋。这样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必然的。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的利用这一矛盾的科学的解决,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
  节水途径再多,节水措施再好,如果无人组织推动,没有完好的工程物质保证,没有正确的政策引导,没有法律保证,没有科学研究做先导,很难取得节水实效,目前灌溉管理水平较低,还存在制体混乱,组织松散,工程残缺不全,用水浪费无边,必须强化管理,树立水的商品观念,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实现节水管理的规范化。同时也要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尽快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认识到水资源的危机,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明显看出经济要发展水资显得多么重要,水利已被国家列到基础产业的第一位,只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深化改革全力搞好水管工作,使水利和经济工作都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而努力。

论文搜索

发表时间

论文投稿

很多时候您的文章总是无缘变成铅字。研究做到关键时,试验有了起色时,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讨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与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写下来吧!投稿时,请以附件形式发至 [email protected] ,请注明论文投稿。一旦采用,我们会为您增加100枚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