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从秦皇岛、长春项目看污泥堆肥发展

时间:2011-08-26 09:0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张倩

评论(

近两年,作为污泥处理处置主要工艺之一的好氧发酵(堆肥)项目发展迅猛。北京、郑州、海南、唐山、秦皇岛等地污泥好氧发酵(堆肥)项目风起云涌,特别是随着2010年10月长春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400吨/日)(以下简称“长春污泥项目”)的正式投运,更是实现了污泥好氧发酵(堆肥)工程在处理规模上的突破。

“不仅是在单个项目上,污泥好氧发酵(堆肥)整体规模都应加大。”天津市政工程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赵丽君在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分看好污泥好氧发酵(堆肥)市场的发展。

从入选“2010年度污泥处理处置十大推荐案例”的秦皇岛市绿港污泥处理厂(200吨/日)(以下简称“秦皇岛污泥项目”)和实现处理规模突破的长春污泥项目来看,污泥好氧发酵(堆肥)中占地、运行成本、臭气控制、重金属四大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解决,污泥好氧发酵(堆肥)发展可见一斑。

占地面积和运行成本已实现节省1/2~4/5

赵丽君表示,占地问题是污泥好氧发酵(堆肥)应充分考虑的问题之一。对此,杨向平向中国水网记者表示,北方城市比南方城市更有优势。他在近日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北方较南方而言,土地面积更大,气候也更为干燥,将污泥做成肥料更为经济。

的确,近年来,北京、唐山、秦皇岛、郑州、长春等北方城市大批兴建污泥机械化堆肥项目,特别在秦皇岛污泥项目和长春污泥项目中,采用中科博联CTB自动控制高温好氧生物发酵工艺,使得占地面积仅为同类技术的1/5-1/2。

另外,由于该工艺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也有效节省了用电和人力。据了解,秦皇岛污泥项目污泥处理成本(运行成本)为100~150元/吨;长春污泥项目污泥处理成本(运行成本)为100元/吨,仅为同类技术运行成本的1/5-1/2。

臭气控制实现源头与末端双管齐下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张辰曾向中国水网记者强调,搞好污泥好氧发酵(堆肥)工程,一定要对臭气进行控制,否则若无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也难以实施。

据了解,秦皇岛污泥项目和长春污泥项目均采用“源头控制+末端除臭”的臭气控制策略,在源头控制上,通过保证堆体的好氧状态、堆体顶部覆盖除臭材料、高效均匀的布气系统防止硫化氢、氨气等臭气的产生;在末端控制上,经发酵车间废气收集系统收集的废气经生物滤池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厂区设有臭气实时在线监测和反馈控制系统,可有效实现废气生物除臭。

重金属指标符合肥料泥质标准

另据长春水务集团排水公司北郊污泥处置厂厂长范文海介绍,从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11年的监测情况(见下图)来看,长春污泥项目生物堆肥产品包括各项规定重金属在内的监测指标符合《园林绿化用泥质标准GB/T 23486-2009》、《农用泥质标准CJ/T309-2009》,可用于营养土、覆盖土、园林绿化等。

长春污泥项目生物堆肥产品监测结果——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可见,污泥堆肥在实现污泥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同时,也可有效实现资源化。

据杨向平介绍,很多污泥堆肥项目,最初都是通过赠送等方式与肥料企业建立联系,逐步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像秦皇岛污泥项目处理后的肥料目前就已经相当‘抢手’。”杨向平说。

杨向平鼓励污泥堆肥企业积极寻求与肥料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伙伴,去消纳污泥处理后得到的肥料。“即便是最后不能作为一种肥料进行消纳,也可作为垃圾填埋场的一种覆盖土进行消纳,这也是一种收益。”杨向平。(中国水网)

相关链接:
  
  9月16日~17日,在由中国水网、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
2011(第三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杭世珺、中国水协排水委员会主任杨向平、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张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洪臣、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黄鸥组成的专家组也将现场点评包括好氧发酵在内的污泥适用技术典型案例,另外,污泥好氧发酵(堆肥)代表企业也将分享其各自实践经验。敬请关注。

编辑:张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