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环保从业者心口的痛
古语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又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拿句俗话简言之,赚钱的是少数才人,赚钱的是愿意推陈出新的后浪。曾记否?当年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文大掌门和韩龙头指点江山,凭借睿智的目光带着一票弟兄从环保上掘出第一桶金之后又凭借人无我有的优势迅速做大,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曾记否?以国祯鹏瑶为代表的后浪开创全新BOT模式,靠运营创造这个行业丰厚的现金流时,江湖为之侧目!再往下,谁能做当今环保界执牛刀者?有继续做污水厂这类大项目的,吃国债吃世行贷款;有继续做BOT的,游走于银行和政府之间;有靠着数年技术积累在某一领域做大做强的;更多数的是惶惶然不可终日,劳碌奔波只为生存的,达之目前就属于这一类。
列位看官可能嫌达之文不对题,其实达之不过有感而发!看过一个很煽情的话,那不是滔滔江水,那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多少志存高远者,在这个领域全其毕生精力只为实现自己在这个行业的世界观。达之敢言,今后的掘金方向必然是运营,对于大公司来说,搞些污水厂的运营,成规模了就可以上市了;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公司来说,污水厂的运营是搞不了的,可各个工厂废水或者各个小规模水处理装置的运营则是可以搞的。
这是大势所趋,光靠做工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借是没有前途的。为什么?(1)接工程和项目周期太长,往往一个项目会牵扯公司一两年的精力,精力总是有限的,有些公司不是接不了单,是怕接来做不了,精力上顾不过来,每个项目都是各案,都得从商务技术上一点点渗透,一点点做工作,做过的人会发现,开始做市场工作的时候是春天,可开始做就变成了下一个春天了,老板和市场人员全情投入,洞中方十日,人间已百年!开始做了,总工和技术人员全情投入,忙得不亦乐乎,能在第三个春天做完撤离现场就很不错了,如果遇到技术难题,就变成了一个泥沼了,不能自拔;(2)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从老板到文员的一条龙配合,小公司竞争力强的原因是管理成本低,即这条龙很小,吃的利润不多,报价就不会太高,而小公司良性循环下去小龙变大龙了,为了让这条龙生存下去,报价就会提高,报价高了,项目拿的就少了,于是这条龙又开始变小,为什么大多数公司总是做不大,我估计这是一个主要原因,没有独特的东西,只能靠报价拿单,报价靠的是管理成本的高低;(3)项目的收益很难预知,经营者时刻生存在危机之中,没有项目进来,公司的运转就会成问题,变数太大了,没有固定的收益。
所以很多人迷上运营,我有个好朋友,前些日子给我说他这两年不像前两年那么卖命,这要是接了几个运营的项目,年收益在200万左右,就是一年没单公司都能正常运转。这就是运营的魅力,不仅仅是大规模水处理厂要运营,小的更是如此。这是因为(a)水处理尤其是高难废水的处理运行成本很高,厂家苦不堪言,处理一吨焦化废水的成本有的厂竟然到了14块钱,这说明什么,说明光在水处理上这个厂每年就要投入600万资金,两年就是一个水处理项目的钱,厂方希望能有专业的队伍来降低成本;(b)厂方的人虽然懂环保但不精通,虽然也在搞调试但缺乏责任心,这就是环保公司的优势,能尽量避免调试过程中的失 误;(c)环保力度增大,管理者在水处理这个不产生效益的环节上投入了过大的精力,疲不堪言,极希望能有人代替他们监管,代替他们和环保局打交道。
一边是厂家愿意搞,一边是环保公司需要这块业务来旱涝保收,那么就能一拍即合了吗?不是,这就切题了,运营目前确实是环保从业者心中的痛,但我敢断言,这不是永远的。当前,运营方面存在着几大矛盾无法解决,无法产生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矛盾一:项目的迫切需要和准入资格的矛盾,环保的事情就是这样,不看能力看资质,一个运营资质的申报没有半年时间办不下来,这又不像工程投标可以搞联合体蒙混过关,本来就是长期才能获益的事情,在这期间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谁愿意联合?就连业主也不愿意长期责任不明确的联合体,出了事找谁?
矛盾二:业主对技术的高要求和技术方的低承诺的矛盾,好多运营项目一谈就崩原因就在这里,业主总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要求必须达到什么标准,而技术方总想放余量,且想通过进水指标这些事想把业主套进来,毕竟高难废水处理难度较大。所以越往下谈就越产生分歧,后来直接停止谈判。
矛盾三:业主要稳定的要求和技术方消减人员的矛盾,业主不愿意看到运营后岗位上产生那么多下岗工人,影响稳定,况且好些人都是领导介绍过来的,谁的面子都不能不给。而对于技术方来说,小规模运营厂人员成本占总成本的一大块,不砍掉人员成本,就不能产生利润。业主要谈稳定压倒一切,你要谈港人治港,最终也不会有结果。
本文的内容来自水网论坛:http://bbs.h2o-china.com/thread-234801-1-1.html
编辑:王哲晓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