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小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及应急管理

时间:2009-04-14 16:27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中国水网消息,现有的城镇供水日常安全与防范工作,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规范和指导下,以城镇供水企业为主体,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重点对供水水质实施监督管理,行业水质监测和政府的监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近日公布的《中国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技术指南卷(I)城镇供水》指出,城镇供水的日常安全保障及应急体系都存在相应的问题。
1)城镇供水的日常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城镇供水的安全保障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
(2)政府监管体制不完善,目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完善的政府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还没有真正形成;
(3)水质监测体系不完善,行业检测与企业的自身检测划分不清;
(4)现有的供水系统在规划,设计标准方面还存在安全缺陷。
2)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
(1)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在缺乏相应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对供水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重视不够,政府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应对和协调配合机制,发生突发事件时缺乏法定的信息公开要求;
(2)供水应急体系主要以供水企业为主体,没有纳入城市公共安全防范体系的总体规划中,物质和资金的保障程度不够;
(3)对整个供水体系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评估不够细致和全面,许多地方还从来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评估;
(4)有些城市的应急预案制定流于形式,具体落实做的不够;
(5)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水质的安全包括地表水水质的安全和地下水水质的安全。地表水的水质主要是指河流水质、湖泊水质、水库水质、灌渠引水水质以及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饮用水水质。针对目前水质安全存在的问题,除了饮用水源选择和保护和采用先进适用的水处理技术(参见本指南相应章节)外,还应注意强化输送蓄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并建立城镇供水水质安全检测体系,提高水质检测水平。
采用有效措施防治成品水在输送蓄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是保障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关键环节。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水源到用水点,不论是水源保护和净水工艺,还是管网输送和蓄贮加压,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或者不当,都会影响用水点处的水质安全,因此进行全程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防治二次污染的主要措施如下:
(1)采用防污染的输水和配水管材。采用各种卫生级的塑料管、不锈钢管或有卫生级环氧树脂涂层的金属管。淘汰混凝土管和冷镀锌钢管等易溶解出污染物和易产生锈垢的管材。
(2)采用防治污染的二次供水设施。改进蓄贮水池(箱)的工艺结构,保证水的流动性,防止微生物滋生;要采用防止污染的卫生材质建造水池(箱),防止锈垢等污染物产生;二次加压系统宜采用微机变频调速水泵装置,省去高位水池(箱),减少了一次污染的机会。
(3)采用网中消毒措施,确保用水点处微生物指标合格。
(4)必要时在用水点处采用二次净水措施。
建立健全和完善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监测体系,在对城镇供水企业监督管理的同时,以便给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各个供水环节的水质信息,为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做出准确的预警,为纠正影响水质安全性的疏漏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为修订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水质检测部门和供水企业应在媒体上定期公布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以便让消费者知情。提高水质检测管理部门和供水企业的检测水平,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提高水质分析精度,以确保城镇供水水质安全。
除了加强水质安全保障的日常管理,还应加强城镇供水突发事件的管理和应急措施。城镇供水突发事件按其严重程度不同分为二个级别:一级即红色突发事件,指事态非常紧急和严重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供水干管突发爆管;水厂突发停产事件,如突然停电、设备事故、供水灾害等;原水水质、出厂水水质、管网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用户水管冻堵导致大面积无水;液氯严重泄漏;供水设施严重被盗;出现严重疫情导致供水受到严重影响;地震、洪水、龙卷风等其它自然性灾害造成供水受到影响。二级即黄色突发事件,指事态一般紧急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供水主要配水管网突发爆管;原水水质、出厂水水质、管网水质受到轻度污染;用水管道冻堵导致小面积无水影响;其它一般突发事件。为了应对突发的给水事件,各水厂要起草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构建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快速控制、指挥有力的完整保障体系,制定水质污染、水厂运行、水厂停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以保障正常供水。要对水厂的供水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对主要管网进行听漏检查,发现管道漏水及时抢修;加强对水厂和管网的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情况,并对供水管网进行排水冲洗,保证供水质量;加强抢修组力量,实现全天候值班制度,做到出现问题,及时抢修。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