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建设部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纳入当前主要任务

时间:2008-11-17 11:35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办公室

评论(

2008年11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各项工作战略决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县(县级市)以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有关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会议上指出,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决策。住房城乡建设部在这次扩大内需中承担了多重任务,责任很大。全国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把扩大内需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周密布置,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任务。

姜伟新指出,当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

一是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各地建设(住房保障)部门要与当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规定条件,尽快做好项目组织和落实工作。各地区已经开工的廉租住房建设项目,要加快工程进度。原计划于2009年开工的项目,凡具备开工条件的,要在今年开工。同时要抓紧组织一批新的廉租住房项目,落实建设用地和资金来源,为2009年做好项目准备。二是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要加快实施本地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年度计划。有条件的地区,要按照适当超前的原则,调整经济适用住房年度计划,加大近期建设的规模;鼓励已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三是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步伐。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对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城市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项目,可以按照项目中的廉租住房对象数量给予补助。

二、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6个大中城市要力争明年底前实现污水全收集和处理;在“十一五”规划基础上扩大全国县城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使全国90%以上县城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确保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的同时,加快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以上两项,今年中央追加投资补助资金50亿元,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进行任务分解和计划下达工作。同时,各地要加强供水、供气、供热动态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保障供应质量和运行安全。

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林区棚户区、农垦危旧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配合林业、农垦部门做好林业棚户区和农垦危旧房改造规划和项目选择,尽快启动试点工作。积极配合民政、财政等部门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危房鉴定,摸清农村危房底数,制定改造计划。要组织专业队伍向农民提供住房安全知识和危房改造技术服务,确保危房改造质量。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有关工作。

四、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要在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同时,加大资金支持,组织实施好一批重点建筑节能项目。要优先支持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中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项目,地震灾区按照重建规划进行建设,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项目,以及符合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支持节能改造项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公共绿色照明项目。

五、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认真落实差别化的税收信贷政策,鼓励和支持合理的住房消费。二是要在中央统一政策下,因地制宜采取收费减免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鼓励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建设,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同时,要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价格,促进交易活跃。三是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交易环节的违规行为,特别是要注意做好年底前房地产项目工程款结算、农民工工资发放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作。

姜伟新强调指出,落实好新增中央投资等扩大内需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务必按照中央要求,加快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加强工程实施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肃工作纪律,切实用好中央投资、管好项目资金,让中央放心、群众满意。

会议还对切实加强全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做了专门部署。

编辑:张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