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锁定水污染 环评风暴酝酿四度出击

时间:2007-06-25 09:02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论(

“太湖蓝藻再次抬头,巢湖、昆明也出现蓝藻信号,重庆三峡库区则是黑藻,第四次环评风暴针对这种状况随时可能重拳出击。”6月21日晚,国家环保总局一位高层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
水事故频发成“导火索”
  5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太湖蓝藻污染大面积爆发,打乱了“节能减排”这一国家今年宏观调控突破口的既定节奏。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源地32%的水体水质已达不到饮用水要求。其中,局部地方的饮用水源地水质甚至全部劣于四类水体。而污染源,既有流域内172条河流排放的工业污水,也有农业、城市生活污水和过度养殖所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
  “无锡水危机的表象是如何尽快消除蓝藻,根源却是如何拯救日益遭污染的水体。”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以下称“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说。严峻的现实是,太湖只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缩影:从滇池、巢湖的蓝藻到长江三峡库区的黑藻、黄河兰州段近1公里的“红水”等频现的大江大河污染事件,国内水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整体污染问题。
  2007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6环境状况质量公告》指出,2006年,国控网地表水监测的7大水系(含国界河流)197条河流、408个断面中,I~III类水质断面占46%,Ⅳ、V类占28%,劣V类占26%,换句话说,我国近三分之一的水体连用于农业灌溉都不合格。
第四次环评风暴呼之欲出
  “年初,因未能完成去年节能减排指标,环保总局发动了第三次环评风暴。现在水污染这么严重,温家宝总理也作出了太湖污染多年治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相关批示,国家环保总局随时可能启动第四次环评风暴。”前述国家环保总局高层人士表示。
  2007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向媒体通报,查处总投资额高达1123亿元的82个环评和“三同时”违规项目,并首次启动“区域限批”政策。
  4月9日,在上述“限批”地区整改达标后,潘岳曾表示,今后的“限批”内容与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未按期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和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的地区或行业,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国家主要控制断面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淮河、松花江等重点河流流域,多次发生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的行政区域,都将采取“区域限批”与“行业限批”政策。
  在业内人士看来,频发事故、脆弱的环境承受能力和公众水安全以及总理批示等都表明,由水污染引发的第四次环评风暴已经是如箭在弦。
暗酿组合拳
  尽管前述人士始终不肯透露国家环保总局针对第四次环保风暴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但此前潘岳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2005年第一次环评风暴主要打的是程序违法,从那之后凡是发改委核准备案的重点项目都能够履行环评。2006年第二次环评风暴由“项目”层面到了规划层面,目前规划环评的法律正在国务院法制办的审核之中。2007年第三次环评“风暴”主要变化就在于“区域限批”政策。直接查处的金额表面上看似乎比前两次略小一些但是因为“区域限批”而可能停止和延缓的项目金额也许会达十倍以上。所以,无论从波及的范围还是力度上此次环保执法都要超过前两次。
  依此推断即将发起的第四次环保风暴除了会将“行业限批”政策锁定水污染相关行业企业外在“区域限批”上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黄河、海河、淮河、松花江等湖泊、河流的重要污染区亦会成为重点限批地区。同时联系到国家环保总局最近经常会同财政部、税务部门协同作战因此通过财政和税收杠杆调节产业布局或将成为第四次环保风暴的新亮点。
  6月11日针对太湖水质恶化的最新情况国家环保总局及相关部门已决定将出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新标准。根据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新的区域性标准将高于现有的国家标准接近发达国家的标准。而从现在起太湖流域凡是有氮、磷排放到太湖的项目将一律停止审批,周边城市也将大幅度提高排污费收费标准。2007年底前太湖流域近20000家化工企业凡是不能达标排放的将一律实行停产整顿;2008年6月底前达不到新排放标准的企业则一律坚决关闭。
  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同样认为,尽管环保风暴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多年积累的环境慢性病,但从以前的“不作为”到发出强烈预警信号,的确是我国环境事业不可低估的进步。“经过20多年每年近两位数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今后5~10年,我国将进入各种环境事件的集中爆发期。如果说资源消耗问题,还能从其他国家进口,那么,环境问题却只能自己承受。”傅涛说。作者:王永强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