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没有结束的暑期社会实践

时间:2006-09-25 08:54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清华大学环境系举办专题实践交流周

  当新学期再次来临,当大家挥手告别暑假,对于许多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来说,暑期的实践经历成为他们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活动带给同学们的收获和影响却沉淀在大家的心灵之处——暑期社会实践在他们心中延续。利用9月11日、12日和13日三天晚上,环境系举办了专题实践交流周活动,参加实践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总结实践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回味让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实践。

  长才干:在实践中把专业进行到底
  环境,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同学们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亲身感受了“环境”专业。在9月11日晚举行的环境系专题实践交流周之第一场——“专业认知”交流会上,6支实践队伍与大家分享了实践中精彩而又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白山黑水松花江行支队,在参观吉林石化和对松花江的初步考察中,对松花江事件有了新的理解。他们还在实践地进行了环保宣传,用自己的行动为环保贡献力量。
  赴重庆酸雨调查支队先用几篇带有小错误的文段考验了大家,这些文段出自他们的策划书,曾被重庆环科院的老师们指出了其中的错误。这个支队用自己的教训告诉大家:科学是需要严谨的态度去对待的。他们还谈了科研与管理的关系,这是他们实践过程中较大的收获和体会。
  赴新疆能源考察支队的工作量非常大,实践内容涉及了新疆各种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及能源开发与环保的关系,每一次活动都体现了极强的专业性。
  三峡支队的实践考察了三峡地区一个新建的县城,那里现在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但也存在一些运作和管理问题,比如农民在已经退耕还林的土地上种植西瓜等,这些是环境保护中不得不去思索的。
  新疆生态行支队展示了新疆生态保护的情况,政府已经通过建立一些保护区、保护站来保护生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些工程设置得不合理,没能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
神农架支队提到了神农架地区现在以发展促保护的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木头经济到生态旅游,转变得很成功。同时保护区对自己的资源也很重视。他们认为合理的规划与严格的管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受教育:践行文化路,感受中华情
  感受祖国的山川之美丽,认识祖国的文化之深厚,在实践中,同学们以“民族文化”为主题,通过系列考察活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9月12日晚,在环境系专题实践交流周第二场——“践行文化路”交流会上,五个实践支队展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所见所感。
  内蒙古草原文化考察支队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介绍了蒙古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与蒙古豪放不羁的粗犷之美相反,江南水乡的则是婉约之美,探访江南民俗的江苏支队就把一幅幅柔美的江南画卷呈现在大家面前,不禁令人遐想连连:莺飞草长,烟雨蒙蒙,吴侬细语,一颦一笑……“寻迹彩云之南”支队用一部精心制作的DV展示实践中的所见所感所思,队长张维晨还趁此机会为支队将要举办的“实践成果展”作了宣传:美丽的云南,神秘的黑彝,谦逊的拜访,严肃的思考。彭琳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全过程,其做工之考究,手法之细腻,品质之高纯,令人叹为观止。“壮乡揭秘”支队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壮族聚集村寨生活的艰辛,在这里,生存才是首要的,而文化则成了奢侈品——大家都沉默了……
  历史系彭林教授,环境系张彭义老师和团委书记赵晴也来到交流会现场,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中国的文化遗产,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对今天中国传统文化遗失的深深担忧。交流的时间是有限的,但留给大家的思索和大家所感受到的,却是无限的。

  力争做贡献——没有结束的社会实践
  思考仍在延续。体验社会、感受民情,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这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留同学们的深深思索。9月13日晚,在环境系专题实践交流周第三场——“社会问题”的实践交流上,同学们把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郑飞带领的支队对重庆的“棒棒”军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谈了自己的思考。在此基础上,环境系朱安东老师旁征博引,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解放后经济建设,从"三农"问题延伸至我国制度、公民素质以及民族凝聚力等问题,给大家留下了不少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随后,郑晓晖、吴运敏和汪宁所带领的支队分别谈及智障人士,农村的调查方式、教育及移民问题和神农架地区农民的生存、教育情况,内容精彩翔实,形式多样,各有千秋,思想也很深刻。
  之后的讨论环节精彩激烈,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或提出问题或谈论亲身感受,气氛十分活跃,涉及的内容涵盖颇广,大家对中国体制问题、腐败问题、土地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足见“三农”问题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从“三农”看我国国情,从我国国情联系自己的人生理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同学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才刚刚开始,带着实践的收获大家去感悟,去体味,去思考,最终——去践行,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环境系 李清慧 张维晨 周洁婷 供稿 编辑 顾淑霞)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