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量持续增长,取消化粪池是当务之急

时间:2025-01-07 16:46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徐冰冰

评论(

2025年1月3日,《未来新水务发展报告-海水淡化新战略》、《未来新水务发展报告-城镇污水系统碳中和路线图》两大战略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据了解,自2023年初启动以来,未来新水务融合高端智库与产业前沿力量,已在海水淡化新战略、城镇污水系统碳中和、区域再生水回用战略等领域开展近十项专题研究。

发布会现场,中国水网等10余家媒体针对新水务的工作机制、创新理念、报告细节、未来水务方向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话题与未来新水务的专家团队展开交流。

 image.png

未来新水务发布会现场

《城镇污水系统碳中和路线图》——取消化粪池是当务之急

《城镇污水系统碳中和路线图》中指出,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总量整体上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从碳排放量贡献大小来看,由大到小依次为:化粪池、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污泥处置,其中,化粪池碳排放量贡献最大。正因如此,未来新水务专家组发出呼吁,希望政府能将取消化粪池一事,正式纳入国家 CH₄排放控制行动计划以及国家减排重点任务清单中。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郝晓地补充道,从温室气体的类型分布来看,甲烷排放量占比高达72%,而化粪池的甲烷排放量贡献就占到了58%,足见其影响不容小觑。遗憾的是,现行的《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却未涉及化粪池相关内容,这凸显出当下重视化粪池甲烷排放问题的紧迫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洪臣进一步阐释,实际上,化粪池作为城市城市排水系统不健全时的简易污水处理设施,随着我国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化粪池已无存在的必要。中国城市中目前有500多万个化粪池,都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

事实上,随着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广泛普及,不少地区已经陆续迈出了取消化粪池的步伐。比如,广州、上海等地陆续规定新建住宅建筑取消化粪池的设置,重庆则规定污水处理厂5 km以内的建筑无需设计化粪池,《福建省化粪池设置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中则对在不设置化粪池条件下室外排水管道最小坡度进行了规定。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唐建国直言,化粪池的有无是衡量一个地方污水处理系统完善与否的标志,敢不敢取消化粪池则是考量当地运营企业管理魄力与担当的 “度量衡”。不仅如此,可以将化粪池进行可持续改造利用,改造为雨水调蓄池这类功能性设施,让旧设施焕发新生机,融入城市水务建设的新生态。

《海水淡化新战略》——未来海水淡化的成本可能会大幅下降

我国淡水资源禀赋不足,尽管传统水资源战略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但水的自然禀赋没有根本改变,整体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并未实现增长。同时,中国的水资源需求总量仍在增加,区域性缺水和结构性缺水问题突出,叠加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种新型挑战也接踵而至。而传统的水资源调配格局难以改变当前缺水局面,与我国“两个一百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不相匹配。

因此,《海水淡化新战略》 研判海水淡化具有解除沿海城市水资源与环境的束缚、在新时期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的重大前景,提出了 “百公里近海岸带海淡建设”的战略构想。即在近海百公里的沿海经济带构建以海水淡化为核心的短程水循环,逐步建立海水淡化产业格局;长期考虑可将部分淡化水进行西送,以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开拓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新格局。

报告中指出,建议将海上发电开发与海水淡化的能源消耗需求相结合,推动两者产电-用电、取水-制水高度耦合,探索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生产线,在确保海水淡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

在中持股份技术委员会主任许国栋看来,海水淡化作为一项工程实践、行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已经成熟,在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水成为了主要的供水来源之一。而且,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水价也将稳定在自来水价的正常范围内。他认为,当一种重要自然资源发生本质改变,不再局限于传统属性,而是变成类似廉价工业品,达到一定价格下供应充足的状态,这将催生新的水消费、水经济与水未来时代。

对此,特斯拉和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有着不谋而合的看法。2024年的巴厘岛世界水论坛上,马斯克分享解决水危机思路时特别提到,海水淡化和运输是帮助解决水危机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他相信海水淡化的成本将继续大幅下降,就像过去几年太阳能成本的下降一样。

参与项目落地,企业科研范式将发生质的变化

清华大学教授王凯军介绍,未来新水务依托“龙头企业+权威专家”的协同创新模式,融合高端智库与产业前沿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大课题确认之后,将由龙头企业承接具体的实施,产出相关的成果。

企业在参与未来新水务项目落地进程中,的确也收获了诸多有力加持。对此,北控水务集团执行总裁李力指出,首先,企业应秉持开放性的研发理念,深度链接行业顶尖资源,携手各方共建共创,未来新水务项目恰好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开放式的科研场景。其次,未来新水务专家组成员均为细分领域的顶尖专家,涵盖污水、给水、再生水、双碳、管网、生态、智慧等多个研究方向,与这些专家携手,搭建起资源对接的桥梁,企业的科研范式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产生科研成果的量级会远超以往闭门造车的模式。第三,与行业知名专家的深度接触也有助于企业科技人才的快速成长,极具价值。

李力表示,未来新水务发布会的召开,是相关研究成果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对未来新水务长期致力于探索新理念、实践新范式、寻找新路径的坚定决心的体现。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