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襄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政策解读

时间:2023-12-19 10:42

来源:襄阳市生态环境局

评论(

12月13日,《襄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召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参加发布会,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湖北日报、湖北广电、极目新闻、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襄阳电视台、襄阳广播电台、襄阳日报等媒体参加发布。

以下为发布会全文实录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襄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1月25日,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襄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优先解决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实现农村生活污水与乡村生态振兴有效衔接,到2025年,全市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到1603个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5.00%以上。

今天我们请到相关部门对《行动方案》进行全面的解读。

首先介绍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嘉宾: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祖庆,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四级调研员董文斌,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发展科科长付德润,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科长鲁波。

下面请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祖庆介绍有关情况。

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祖庆: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来解读《行动方案》。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陕西延安、河南安阳、浙江义乌、江西婺源等地考察调研乡村发展情况,多次强调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襄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治理机制不完善、治理重点不突出、治理成效评估不合理、治理模式不科学等突出问题。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战略部署,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2023年11月25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襄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按照“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建管并重、共同缔造”的基本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区、分类、分级、分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行动方案》包括任务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三个部分,涉及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民政、住建、水利和湖泊、自然资源规划、卫健等多个部门。

一、任务目标

2023至2025年,优先解决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实现农村生活污水与乡村生态振兴有效衔接。到2023年,全市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到1003个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67%以上;到2024年,全市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到1303个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2.84%以上;到2025年,全市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到1603个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5.00%以上。

二、重点工作

《行动方案》部署了五大项重点工作。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建立台账清单。根据辖区内行政村、自然村(村民小组)、常住和户籍人口、农村改厕情况、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情况、现有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生活污水引起的农村黑臭水体等基础信息,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台账,并进行动态更新。

二是坚持梯次推进,突出治理重点。结合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及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以襄阳市境内饮用水源保护区、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汉江干流两岸5公里内、汉江主要支流两岸3公里内等重点流域区域,以及生活污水引起的农村黑臭水体所在村庄为重点,统筹开展集中连片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实施。根据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产业需求、施工条件等因素,分类选取治理模式,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合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具备纳管条件、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优先选择就近纳入管网集中收集处理,由现有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不具备纳管条件、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优先考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出水水质应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2/1537-2019)》。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非环境敏感地区,鼓励采用小型人工湿地、稳定塘等生态处理方式处理污水。缺水地区、居住分散且环境容量大的偏远山区、规划纳入拆迁搬转的区域,结合农村改厕实施生活污水管控,鼓励采用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式,通过庭院美化、村庄绿化等实行就地回用。

四是坚持科学治理,确保治理成效。结合农村生活污水规模、出水排放去向、水环境现状、经济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优先考虑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治理技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持续稳定运行。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分类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或建立厕所粪污收集、储存、就地资源化利用体系,避免化粪池出水直排。鼓励将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暂时无法同步建设的,预留后续污水治理空间。建立健全农村厕所管护机制,鼓励探索农村改厕服务站,持续推进农村户厕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衔接。对因生活污水引起的农村黑臭水体,以控源截污为根本,综合采取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和水系连通等措施统筹治理,实现农村黑臭水体有效治理和管护。

五是坚持建管并重,强化日常监管。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年对已建成投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核查,重点将停运破损、管网未配套、处理能力不符合实际需求、出水水质不达标等非正常运行的设施纳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清单,有序完成运行设施整改;因村庄撤销、拆迁或所在区域已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治理,无必要运行的设施,依法依规报废(退出)。乡镇政府负责对日处理规模大于20吨(含)小于100吨(不含)的污水处理设施进出水水质,每半年开展1次自行监测;对日处理规模大于100吨(含)的污水处理设施进出水水质,每季度开展1次自行监测。市生态环境局对日处理规模大于20吨(含)小于100吨(不含)的污水处理设施,每年抽取不低于20%的数量开展执法监测,对日处理规模大于100吨(含)的污水处理设施按季度开展巡查和进出水水质监测(按要求上报生态环境部)。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年组织对日处理规模小于20吨(不含)的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检查,并建立检查台账。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县(市、区)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加强部门信息共享、齐抓共管,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各级驻村工作队巩固脱贫成果任务统筹推进。

二是保障治理资金。统筹相关资金,强化财政保障,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关项目专项资金。开展绿色信贷,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探索污水处理农户付费机制、农村供排水一体化收费机制。

三是完善建管体系。依法依规做好项目审批、用地用电等工作,加强污水治理工程质量保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纳入数字乡村建设,畅通群众监督渠道。

四是推动共同缔造。广泛开展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搭建共同缔造平台,做好宣传推广,引导群众全过程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五是强化监督考核。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考核纳入流域综合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乡村振兴工作统筹推进,开展工作成效评估,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不力、进度滞后、污染问题严重的地方进行严肃问责。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祖庆局长的介绍,下面是媒体提问时间。

记者提问

中新社:请问襄阳市农村“厕所革命”现状如何?如何科学引导农户改厕,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科长鲁波: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农村厕所革命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把农村改厕作为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科学谋划,创新模式,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新建改建农村户厕55.6万户、农村公厕3223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有效改善和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农民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在改厕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户厕建改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结合、协同治理,探索了多种模式并在全市推广。对分散居住的农户,以农户厕所三格式化污池建设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户自行清掏第三格粪水到“小三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施肥,就地就近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相对集中居住的农户,主要采取三种模式:即以宜城为代表的“厕所革命+管道收集生活污水+净化池”模式;以襄州为代表的“大三格化污池+人工湿地”模式;以枣阳为代表的“三二一(三水分流+两级处理+一片湿地)”模式,该模式还被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推荐为九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典型案例之一,主要是先将洗涤用水、餐厨水和厕所水“三”水分离,再将厕所化粪池接入管网净化池进行“两”级处理,最终排入“一”片湿地循环使用。对人口密集区域,采取“微动力处理+人工湿地”模式。对城镇周边村庄,统一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省有关改厕精神和《襄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纵深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科学确定户厕建改计划,推进农村改厕。引导新建户厕入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户厕入室,新建农房配套设计卫生厕所及粪污处理设施。二是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动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化处理。三是积极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推动厕所粪污就地就近就农消纳、资源化利用。谢谢。

记者提问

襄阳广播电台:请问一下水利部门,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计划采取哪些举措?

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四级调研员董文斌:

感谢您的提问。水利部门将结合自身职能,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一是深入推进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围绕“水质净化”、“空间净化”、“环境净化”行动精准施策,着力推动全市河库水质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多措并举统筹河道水面、岸上综合防治,深入推进河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以汉江为重点区域的“净化行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四乱”问题整治,立行立改,动态清零。严格河道水域岸线生态空间管控,锁定河库管理范围划界成果,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形成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合力,对侵占水域岸线问题开展清理整治,恢复河库水域岸线生态功能。

二是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面开展碧水保卫战,加快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在抓好宜城莺河幸福河湖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持续实施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扎实开展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系统提升工作,实现雨污分流、清水入河、污水纳管,大力整治城乡黑臭水体,建设宜居水环境。深入实施小微水体河湖长制,持续打造小微水体“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建设更多亲水便民设施,打造滨水休闲空间,推动幸福河湖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构建完善的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打造山青水秀、河畅岸绿、生态稳定的美丽襄阳。

三是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源头减少污染排放。坚持节水优先,切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规范化,严格取水、用水、节水管理。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开展节水宣传“进农村”活动,提高农村居民节约用水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

四是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结合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因地制宜,在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中,统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抓好小流域内排灌沟渠等配套建设,促进项目区生态改善、蓄水保土、污染控制、产业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恢复河湖水系自然连通,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谢谢。

记者提问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行动方案》中明确各县(市、区)政府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责任主体,住建部门主要工作是指导各地做好乡镇政府驻地有关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能否请住建部门介绍一下我市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有关情况?

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发展科科长付德润:

谢谢您的提问。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和建设美丽湖北的重要举措。我市乡镇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自2017年初起步,2020年通过省级验收,当前,已实现安全稳定运行。项目共140个建设点,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开发区、78个建制镇,总投资约59亿元,新建成121座厂站和约4200公里的污水管网,“市-县-乡”三级智慧水务运营管理平台顺利建成并平稳投用,有力解决了25万户乡镇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难题,有效改善了我市南河玛瑙观、小清河王湾村、蛮河孔湾、沮河重阳、漳河康家沟等11个国控断面的水质。

2019年6月,湖北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现场会在襄阳召开。2022年7月,我市项目运营单位益清环保获评湖北省乡镇生活污水优秀运营企业并名列榜首。2023年3月,益清环保在全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培训会上作为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智慧化运维先进代表发言。我市在实施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方面先行先试,探索了“市域乡镇打捆模式”的污水治理新模式,取得了宝贵的建设和运维经验,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实行“四个统一”,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创新工作思路,成立了市、县两级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个统一”模式,即“统一规划,全域实施;统一建设,高位推进;统一投资,市场运作;统一运营,专业管理”。全市高位统筹,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席会议制度。将市级统筹的新建项目整合打包,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运维效率和智能化管理程度,有效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融资成本、运营成本。

二是打造高效团队,实现全域统一精细化管理。市委、市政府引进水环境治理高素质专业人才,采取市-县两级总分中心管理,制定涵盖安全生产、运维保障、采购管理等60余项精细管理制度,统筹调配厂网运维管理、监管和后勤保障。建立市-县联合运营机制,在市域范围统一调度人员、物资,再按县(市、区)对建设点集中运维管理,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运营,打造市、县全域统一管理模式。

三是厂网一体运维,保障项目稳定达标生产。各厂站结合实际,制定“一厂一策”运行方案,确保厂站稳定达标运行。注重对工艺、安装和设备问题的技术改进,优化厂站自控程序功能,提高工艺运行及设备使用效率。制定分级巡检方案,每月实现管网全覆盖巡查,厂站负荷率显著提升。各县(市、区)发动当地居民共同开展日常监督,在日常运维、点对点维护和应急维修上对管网进行有效维护,降低运维成本。

四是智慧加油升级,构建三级运营工作机制。借助物联网、污水管网GPS定位系统、智慧水务巡检APP等信息技术手段,搭建起覆盖全市乡镇生活污水建设点的“市-县-镇”三级智慧水务云平台系统,将功能触角延伸到运维保障、生产调度、成本统计、绩效管理等工作中,以数据分析管理助推智慧决策,实现智能化、智慧化无人值守高效集约的管理模式。依托智慧水务平台对全市厂站设备进行远程管控,形成每日快速反馈销号机制。谢谢。

记者提问

襄阳日报:能否请住建部门再介绍一下推进管网向集镇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的有关情况?

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发展科科长付德润: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及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各地积极推进主支管网改造提升及入户管网建设,推进管网向集镇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切实做到污水应接尽接、应收尽收。2022年至今,我市新增接户共2815户,新增管网约12千米,涉及9个县(市、区)、24个建制镇、8个居民集中点。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深入贯彻落实《襄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关要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完善管网接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持续深化开展管网延伸工作。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将具备纳管条件、人口相对集中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接入乡镇污水管网,由现有乡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节约处理设施建设成本。农村新建住宅预留污水收集或处理接口,为后期管网新增接户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管网维护。进一步提升污水管网日常维护水平。开展管网线上线下同步巡查,分类分级精准巡查,确保管网畅通。鼓励各地统筹城乡污水治理,成立专门监管机构,配置专职人员,探索以城带乡、供排一体的运维监管模式,提高生活污水厂运行效率。

三是争取政策支持。鼓励各地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性资金,比如政策性银行、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等,认真研究国家开发性金融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系列政策文件,积极谋划厂网提质增效相关项目,争取优惠政策支持。谢谢。

记者提问

湖北日报:《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全市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到1603个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5.00%以上”的治理目标。请问全市治理现状如何?下一步如何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祖庆: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完成70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今年全市计划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要达到1003个,治理率要达到40.67%。截至11月底,全市已累计完成96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39.05%,剩余任务将在12月30日之前全面完成。治理后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三不到”:看不到污水横流,无污水直排环境水体,无粪污露天直排或化粪池溢流现象等;闻不到臭味,不在公共空间或房前屋后形成黑臭水体、臭水沟、臭水坑,排水沟渠内未积存大量生活污水垃圾和淤泥等;听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为大多数村民群众所认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各地各部门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普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增强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将污水处理设施管护纳入村规民约,指导开展乡镇、村级巡查,重点解决群众组织动员难、没钱干事难的被动局面,切实巩固和提高污水治理成效。

二是推进工作统筹。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短板。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着力解决农村突出水环境问题,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向周边村庄辐射,推进“厕所革命”与农村污水治理相结合,合理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选取合适治理技术,确保建成一处美丽乡村,完成一处污水治理。

三是落实长效运维。对于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督促乡镇加强运行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提高设施正常运行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率。切实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后续管理,抓好环境保洁及运行管理制度落实,确保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专人维护、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四是拓展资金渠道。有效利用各级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专项资金,采取上下结合、横向统筹的办法,打好政策资金“组合拳”。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采用政府直接投资和注入投资项目资本金相结合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申报范围,支持符合规范管理要求的EOD项目,拓展筹资渠道。谢谢。

主持人: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