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污水处理概念厂·不止于故事(下)

时间:2022-08-24 09:26

来源:一个环保人的读白

作者:郭永伟

评论(

但未来高质量生态化的公共服务,不仅要求“环保”彻底融入大服务系统,还会被动进入甚至主动连接更大的社会生态。

“公共服务”与“环保系统”的交集将变得越来越大、而边界将越来越模糊。

这种融合正在各类系统中广泛试验,“减污降碳”“循环经济”“静脉产业”等即是我们熟悉的、致力于发掘“环保系统”社会生态连接价值的创新实践。

个人思考“概念厂”会是其中比较理想的一类,因为起到“沟通连接”作用的载体——资源和能量——很硬核。

(图片取自中持公司资料:城乡生态综合体)

上图摘自中持公司官方宣传资料,可以学习“宜兴厂”的循环概念及其周边环境所构建的社会生态形貌。

“资源-能量”两条环路为城乡、产业、社会三套系统架起生态连接——

城乡-生态连接:以“宜兴厂”做轴心的两个循环流,一边连接城市污水和有机垃圾,一边连接农村粪污、秸秆和有机垃圾;一边连接城市补水、配电系统,一边连接农村水系、肥料、供能系统。

产业-生态连接:“宜兴厂”生产两种资源--水、肥,和两种能量--电、热;它们收集、生产、储运的过程,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要素流转,还串联起农业、工业、服务业整个产业系统,创造价值奇点。

社会-生态连接:“宜兴厂”突破“末端废物”的社会分工,大开厂门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系统,将公园绿地、活动场馆、科普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纳入设计,实现“生活-生产-生态”大融合。

不知你感受到没有?它还要将幸福、美好、自然、富足、安稳、健康、价值、休闲、快乐等民生感知整体编织入网。

相对于其他两个子系统,笔者更期待的“概念厂3.0”版本,即是能在“公共服务”这一社会大系统的生态连接中持续取得突破。

甚至个人臆想,未来的环保运营资产,是否会大批向中小城市/工业新区设置或转移?“宜兴环科园-宜兴概念厂”模式是否会成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理想途径之一?

至少,以“环保公共服务”为基点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在“大-中小工-农”三个主体中,都还有非常多的废弃物或污染物“资源”可以挖掘,也许双碳、农污的解决之道就在其中?

至少,除了“资源和能量”外,一定还存在其他类型的“循环”之流,可以跑通“大-中小工-农”的系统连接,在微观的物化反应?或是宏观的生产制造?

期待科学研究系统和环境产业系统的创新探索。

二、科学研究系统——三叶草之美

作为发起人,科学家专委会在“宜兴厂”故事中饰演“领航员”角色。它是整个团队的眼睛,指挥方向、路况、实时调整。

我大致学习了下专委会9位专家,他们共获得12项国家科技奖,包含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进步三大类;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不计其数,在20年环保发展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引领着多个领域的学术探索。

微信图片_20230116095230.jpg

(图片取自网络:科学家专委会)

这样的高规格学术团队,自然最能代言科学研究系统了。

“概念厂”构想于2013年提出、2014年正式启动,科学家专委会对理念、边界、路线等进行了框架式定义,带队走访全球20多个最先进污水厂,考察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等颠覆性发现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并组织在国内实施一系列先期探索。

面向未来的“概念厂”蓝图在科学家专委会的设计、指引、推动下稳步前行。

即使早有很高期待,“宜兴厂”所呈现的效果依然让人眼前一亮。三叶草构型不仅美在建筑外表,更将工程之美、科学之美、生态之美融为一体,让我从任何角度深入都不会觉得有过分解读。

微信图片_20230116095305.jpg

(图片摘自中持公司资料:三叶草构型)

相关的详细描述请参考官方资料,这里只记录笔者自己学习中的粗浅理解和思考。

“三叶草”的造型设计蕴含着三种污染治理理念、三套资源化解决方案,我又给它加了个时间尺度,代表“环保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

水资源环:代表过去,把“水作为一种污染”看待。以污水处理率、达标率、回用率为目标,投入工程资源建设、形成运营资产积累。

能源和资源环:代表现在,将“水作为一种资源”对待。是过去和未来的连接阶段,污水厂要转换为能源工厂、资源工厂,需要跨界的、综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新功能环:代表未来,要“水作为一种生态”相待。根据所处城市或区域量身定制,同时满足自然、生产、社会、民生全面和谐的更高追求。

这第三阶段即是“宜兴”一章中所讨论的“未来”形态。若以之为终点,则单一的环境类科技进步恐怕无法满足进度,需要相应启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大连接。

这是“科学研究”的主场。

这次由它发起并推动的变革,将有哪些学术成果?将撬动怎样的系统发展?现在还远未可知,但我根据“宜兴厂”所显露的迹象,有以下三点判断或期待——

1.自然科学-循环连接

其实很想统计一下,在“宜兴厂”案例中,有多少创新应用是来自于本土科学系统的底层研究;又或多少是“国奖”的直接转化,尤其是自然科学部分。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