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变革水库治理之“制”:模式创新 破茧而出

时间:2021-04-01 11:06

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中心、E20环境平台

作者:曹斌

评论(

近日,由宜兴环科园选送的武胜县五排水库水环境治理案例作为县域河流型水库典型案例入选“双百跨越”之“蓝色发现”水体治理标杆案例。专家们纷纷认为五排水库水环境治理以系统解决方案为百姓重塑“绿水青山”,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在水处理、水治理行业内部造就了良好的口碑。但是,河流型水库治理依然面临传统治水模式的束缚,越治越污的窘境在小流域治理中更加突出,尚未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系统路径。因此,本文从模式革新的角度再次着重研究五排水库水环境治理案例,讲述武胜县政府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传统治水模式的弊端,通过“政府搭台、园区落地、企业发力、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推动武胜县落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案例解析:县城治水的武胜模式

【深度】创新水库治理之术:靶向治疗,防治一体

“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比选(天津站)评审会成功召开

“双百跨越”标杆污水厂比选福州评审会成功召开

近日,E20环境平台携手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中心联合启动了“双百跨越”之“蓝色发现”水体治理标杆案例的首期比选活动。由宜兴环科园选送的武胜县五排水库水环境治理案例作为县域河流型水库典型案例入选优秀案例。围绕该案例,本公众号先后推出“案例解析——县城治水的武胜模式”、“创新水库治理之术:靶向治疗,防治一体”两篇文章,引起了行业及专家的广泛关注,专家们纷纷认为五排水库水环境治理以系统解决方案为百姓重塑“绿水青山”,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在水处理、水治理行业内部造就了良好的口碑。但是,河流型水库治理依然面临传统治水模式的束缚,越治越污的窘境在小流域治理中更加突出,尚未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系统路径。

因此,本文从模式革新的角度再次着重研究五排水库水环境治理案例,讲述武胜县政府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传统治水模式的弊端,通过“政府搭台、园区落地、企业发力、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推动武胜县落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排治水之困

五排水库库区横跨武胜、岳池两县,水库大坝位于武胜县境内,因而所有权和管理权属于武胜县,然而库区四分之三的水域位于岳池县境内。过去的网箱养鱼是主要污染源之一,曾经库面腐烂的水葫芦则加剧了污染形势。从上游岳池县城及周边乡镇每天排放8-10万立方米污染严重的污水,亦成为库区污染的“元凶”。水务、环保、建设、园林、市政、公用事业、防汛等部门的职能分割需要付出极高的协调成本,多个部门,还涉及两个县级行政区,协调难度、执行阻力之大无法想象。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五排水库治理项目,克服上述重重困难,合理运用跨区域协同机制,采取“政府搭台、园区落地、企业发力,公众参与”的创新治水模式,不仅达成了水清岸绿的治理成效,更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开启了县域河流型水库治理的模式创新先河。

牢记河长制初心,多措并举内外兼修

优美清澈的河流湖泊是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期盼,也是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面对“九龙治水、分头管理”的问题,广安市和武胜县坚持以民为上,抓稳筑牢河长制这个治水的“牛鼻子”,在河流治理与管理上实施党政同责,清晰明确政府对河流的完全责任,多措并举内外兼修地保障人民享有更大的水生态环境权益。

破解部门职能分割,提升治水“内力”。在水利、环保、住建等多部门分割治水的历史背景下,点状的治理与管理已无法解决治水的系统性难题。广安市和武胜县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首先运用系统性思维深度优化机构职能,通过河长制的落实消除体制性瓶颈和机制性障碍,以水功能优化为主要任务整合涉水职能,并为解决五排水库水资源安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恢复成立专门机构——五排水库管委会,稳步提升治水“内力”。

消除流域行政割裂,强化治水“外力”。通过河长制,构建了“1+10+N”的指挥体系,即1个长滩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10个指挥部下的工作推进组,设立N个县级“双河长”。建立跨区域的统筹协同机制,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由政府主导和兜底转变为政府主导的多中心治理、利益相关者合作治理、社区为中心的自主治理,社会共同参与、人民群众共同担当的创新模式,突破流域行政割裂的束缚,强化治水“外力”。

变革治理模式,共达治理效果

自五排水库出现水质问题以来,武胜县政府在与上游岳池县共同治理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新的跨区域治理变革与治水制度手段。宜兴作为我国唯一拥有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城市,环保产业发达,环保技术先进,大力推进模式创新。武胜县在跨区域治水的基础上,以宜兴环科园为纽带,以“创新”促“革新”,从而进一步形成了“政府搭台、园区落地、企业发力、公众参与”的一园两县,区域协同的“武胜模式”。

“一园两县,区域协调”的创新模式。武胜县与宜兴环科园的合作始于2013年,以东西部政府间战略合作为内核,期间通过多次互访与考察交流、搭建互动合作平台、双方干部挂职等方式,在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环境治理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积极开展变革治理模式探索,真正引入以“两山论”为核心的水体治理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以环科园为纽带,带动宜兴与武胜、岳池深度合作,为武胜县环境治理工作、五排水库水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园区落地,企业发力”的创新路径。在武胜县与宜兴环科园充分沟通信任的基础上,2017年9月中宜环境医院武胜分院正式成立,从而开启了政府、园区、企业多元协同有效推进武胜县水污染治理专科示范项目的实施与落地。依托于东西部政府间的战略合作,通过宜兴环科园中宜环境医院这一平台运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推动创新要素流动,让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在水污染处理、固体废弃物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体需求,推动地方破解生态环境治理难题落地“两山论”的同时,助力环保企业特别是民营环保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国内集成、项目示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五排水库水环境治理作为武胜县专项示范项目,由武胜县政府联合宜兴环科园精准把脉,以五排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线,系统规划、靶向治疗、多元共治,通过体制机制、专科技术、产业转型、公众参与四元驱动提升武胜县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彰显了武胜县政府在党和国家高标准要求之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论”落地做出的努力。

治水“武胜模式”,重塑“绿水青山”

在政府、园区、企业协同推进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公众在水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呼吁和引导附近居住的村民等参与到五排水库的水污染治理中,当地人民生活环境有效改善,人民感知飞速提升,不仅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在水处理、水治理行业内部造就了良好的口碑,“武胜模式”受到搜狐网、网易订阅、腾讯视频、四川日报、广安日报等知名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得到了广泛关注。

武胜县以创新水库治理之制,积极采取模式变革,深度解决了跨区域、跨部门等体制机制问题,破茧而出,为破解县域河流型水库治水之困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