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建昌环保魏新庆:新形势下,填埋场的功能转变及价值重建

时间:2020-12-28 14:20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郭香莲整理

评论(


 厨余垃圾处理主要技术分析

 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湿式厌氧、干式厌氧、好氧发酵,以及生物转化四种。

 从这些技术中可以看出,厨余垃圾有机质利用的利用途径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厌氧发酵产生的高品质产物——沼气,沼气利用的技术已非常完善。但沼气利用部分也就占到总垃圾量5%-10%之间,单一沼气利用对35%的回收利用率目标贡献不大。因此必须要考虑到沼渣、堆肥产品的利用,使有机质再次回到土地重新被利用,有机质均是从自然中来,再回到自然中去,也是有机质利用的最佳方式。但目前就行污泥的土地利用一样,存在较严重的行业壁垒,想要快速大范围的实现土地利用有一定难度。

 单个地区要解决沼渣利用问题需要一个系统设计,如果要达到低品质有机物的利用,需要农业、林业、园林等部门综合联动。今年11月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政府也明确提出要求,要着力解决好堆肥、沼液、沼渣等产品在农业、林业生产中应用的“梗阻”问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想要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解决这一难题,难度很大。

 1609136883162474.png

 分类后垃圾的最终出路

 魏新庆表示,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处置途径还要看垃圾的最终去处。可回收物可以通过再生资源的方式进行利用;有害垃圾可以进入危废处置厂,可以填埋处理也可以回收;厨余垃圾处理后的沼气部分可以直接利用,沼渣则可以直接焚烧,或者通过临时填埋的方式储存起来,等到土地利用壁垒打开后,再开发利用;对于其他垃圾,能够焚烧的部分送去焚烧处理,焚烧后飞灰依然要通过填埋等方式完成最终处置,而没有焚烧的地区,则还是要利用填埋来处置。

1609137389855442.png

我们会发现,分类后的垃圾最终处置,出现最高频率的处置方式还是填埋。因此在我国一段时间内,填埋技术的最终处置的地位和价值都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分类后垃圾填埋场的价值

针对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的城市,建昌环保建立一个可持续填埋场的模型,魏新庆认为,未来的填埋场一定将由单一的处置功能向中转及循环的基地复合功能转变,而填埋场真正走向可持续填埋的目标,可持续填埋场可同时具备以下四种功能,并达到库容循环利用的目的。

 1609137428542379.png

 第一种功能是作为垃圾焚烧后的飞灰最终处置设施,飞灰是危废,它的豁免环节就是在最终填埋处置环节,利用填埋处置飞灰仍然是目前最经济的处置方式。

 第二个功能是在垃圾焚烧厂检修或故障的时,作为生活垃圾的应急处理设施,可以采用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该技术可实现填埋垃圾的加速降解,进而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二次开挖进行掺烧处置的目的,因此这部分库容是可循环使用的。

 第三个功能是作为厨余垃圾的沼渣或堆肥产物的临时储存和二次腐熟的设施,沼渣的利用在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做到实时利用,因此可以利用填埋场作为沼渣季节调峰储存场进行周转,也可作为沼渣暂时没有得到土地利用许可的地区作为临时填埋场使用,等到临时填埋和储存的沼渣可以利用时,二次开挖出来进行土地利用,这部分库容也是可循环使用的。

 第四个功能是当城市遭遇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填埋场可以作为一个城市应急固废处置设施使用,把城市应急固废暂时贮存起来,然后等到有合适的处置方案是再进行慢慢处置,这部分库容也是可循环使用的,继续作为城市管理的应急库容进行战略储备。这就是可持续填埋场模型。

 其实填埋一直作为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方式,在世界各国都被使用。在我国,填埋也是被定位于这样的一种功能,因此填埋场在城市固废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性处置设施。

 我国生活垃圾管理基本会遵循这样的一个过程,首先从简易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和焚烧;再到现在初步实行垃圾分类后的禁止原生垃圾填埋;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度推行,未来会进行到禁止原生垃圾焚烧;再到完善了相关法律和制度后,完全建立了全链条的资源回收体系后,,会进行垃圾全量分类处置;当可以回收的物体得到了100%利用后,就会发展到重点推行前端减量,以上各个发展阶段中指向性政策的调整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最终填埋处置量。

 1609137477842433.png

 所以,禁止原生垃圾填埋不等于禁止填埋,禁止原生垃圾填埋不等于要禁止填埋场的建设。对于在胡焕庸线以西的城市,对于生活垃圾处置,与其创造条件、勒紧腰带匆忙的“烧”,不如因地制宜、轻装上阵从容地“埋”。

 建昌环保为垃圾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建昌环保于2001年成立,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垃圾治理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环保行业AAA信用企业。

编辑:郭香莲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