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望2018年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印发两份实施意见。《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对空气、森林、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涵养区等重点区域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等跨区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从生态补偿、公共投入、结对协作、干部人才、绩效考评等5方面提出16项具体政策,着力强化“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等功能导向。
让森林走向城市。
一是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新增造林26.9万亩,“一绿”郊野公园全部提升为城市森林公园,新增城市绿地600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二是着力提升中心城环境景观品质。积极利用疏解腾退空间为市民建设更多的绿色空间,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在核心区建成新中街、西革新里和常乐坊等4处城市森林;还有东福寿里、东官房胡同、西什库等一批口袋公园; 朝阳区莱太花卉城市公园、日馨公园、大兴区亦庄公园等一批大面积公园,向社会开放。
三是推进城市园林高质量发展。开工建设密云白河城市森林公园、怀柔城南森林公园等城市森林试点。
四是继续加快“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建设。开工建设昌平区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朝阳区常营乡五里桥郊野公园、十八里店桃蹊公园等公园绿地,大幅提升一道绿隔地区生态环境。
五是拓展新城绿色生态空间。开工建设大兴区孙村公园、顺义新城生态休闲公园等郊区新城公园,进一步加大对疏解承接地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休闲绿道建设,基本建成房山区南水北调绿道,新增健康绿道100公里。
六是加快推进世园会筹办。中国馆等主要场馆主体建设完成,世园大道景观建设有序推进。
七是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太行山绿化三期工程等,实施山区造林3.4万亩、低效林改造12.5万亩、封山育林 15万亩。
加强水环境建设。
一是水环境建设持续加强。发布总河长令,建立湖长制,开展“清河行动”和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在这一系列举措影响下,密云水库蓄水总量超过25亿立方米、创2000年以来新高,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回升超过2米。
二是加快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永定河和清水河水源涵养林等7项园林绿化工程,完成新增造林6万亩、森林质量提升8万亩; 同步开工建设7项水务工程。
三是加强河湖水系治理。完成中小河道治理1483公里、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河道空间增加了1215公顷、提高了9%,为水生态格局构建了基本骨架,为河湖水系联通、水环境持续改善打造了生态本底。
四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完成17座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其中新建13座、委托运营4座,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46公里、再生水回用管网23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5万吨/天。
二、展望2019
继续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全年安排实施新增造林25万亩;实施山区造林1.76万亩、封山育林23.1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356.4公里。
一是建成园外园生态环境提升三期工程及一期、二期调整工程;建成怀柔城南森林公园;建成马驹桥湿地公园(一期)等森林湿地公园;扎实推进世园会建设收尾工作。
二是一批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包括石景山小青山公园等中心城城市休闲公园,朝阳区朝南万亩公园、丰台区大瓦窑公园等一道绿隔公园,朝阳区黑桥公园,通州区台湖万亩游憩园等二道绿隔公园,海淀区小月河、清河等绿道,密云区冶仙塔公园、大兴新城西红门生态休闲公园等新城公园,房山区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等项目。
三是围绕干流通水目标和“官厅水库、新首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三个重要生态节点,重点实施永定河山峡段、平原南段综合治理工程。
编辑:徐冰冰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