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O的重启,摩拳擦掌的环保企业能否在资本市场抢占先机?日前,环保企业家和投资机构人员在中国水网举办的环境战略沙龙上畅谈环保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爱恨交加”。很多人认为国内资本市场对环保企业存在认识和衡量上的偏差,环保产业应该主动理性地引导资本市场做出更加科学的判断。
无奈“隔行如隔山” 资本市场乍暖还寒
环保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植的战略新兴产业,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环保产业因为政策的春风而受到社会资本的关注,但这种关注是否转化成市场的热捧呢?
据投中研究院统计显示,资本市场对环保企业PE和VC的投资还比较低迷,2012-2013年,在VC/PE行业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环保节能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和规模连续两年下滑,2013年我国环保节能行业共披露融资案例29起,融资总额为3.42亿美元,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9.3%以及37.8%,创下近五年新低。
北大纵横合伙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首席投融资顾问薛涛分析认为,导致资本市场对环保企业不太“热情”的原因之一是环保产业的专业复杂,不仅细分领域多,而且各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特性,这种切块特征导致了增长速度的缓慢。另外,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金融界人士对环保产业毕竟是外行,对细分领域更是了解有限。
出席沙龙的企业家们对薛涛的这一观点十分赞同,认为很多投资者因为不研究环保行业特点,不了解经营模式,一味地用财务数据来衡量和评价环保公司,致使市场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评价有所偏颇。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表示,上市让新东方从对内的关注转向了对外的焦虑,正逐渐吞噬新东方的价值体系,模糊新东方的方向。在场企业家也认为,资本市场的行为和判断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很多环保企业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业务开始偏离既定的战略路线,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都无益。
打破“一刀切”认识 主动引导资本市场
面对资本市场的“一刀切”认识,企业家们呼吁要形成对中国环保产业的正确认识,更要建立针对中国国情和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认识,因为这将指引市场和企业的行为导向。
相较而言,国外环保行业的很多领域已经发展成熟,成长性有限,但是中国未来的环保市场还是相当巨大,服务提供商和设备提供商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资本市场应该对这样的现实有充分的认识,否则就可能对企业的成长性有不准确的判断。
如何理性地引导资本市场?其中一个方法是建立起畅通的对话沟通机制。环保产业要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环保企业的运营和成长规律,意识到每个企业都有其不同的特征,不能拿一个基本条件套用在所有企业身上。
企业家们表示,环保产业应该凝聚在一起,这样才能发出更有影响力的声音。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总编、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北控环保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傅涛也认为,环保产业形成主流声音以后,会影响一批资本市场,可能会慢慢改变现在的状况,“引导投资者不是一个公司的事,而是整个行业的事,应该靠行业来做,形成自己的标准”,傅涛说。
资本市场已经对中国环保产业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该如何主动引导资本市场?在3月28日-29日举办的“2014(第十二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将对该话题做更多理性的讨论,敬请关注!
编辑:佟婧旸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