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两会看环保】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时间:2013-03-25 09:51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刘永丽

评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村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农村饮用水安全,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广受关注。建设美丽中国,既要创建美丽城市,更要呵护美丽乡村。在今年“两会”上,很多全国政协委员都提交了相关提案,聚焦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十二五将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

然而,有专家认为农村地区“集中式供水”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在分散的村庄连片兴建千吨级以上的水厂统一供水,管路造价很高,不发达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和远离城市的城郊难以承受。且长距离的管路输送,水质容易被二次污染。传统自来水处理、检测较为复杂,受农村地区管理水平制约,分散建设水厂难以得到有效管理。

对于广受关注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表示,“十二五”末将全部解决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的问题,落实水源保护。水利部会同卫生部将在全国每一个县都建设一个农村水质监测中心,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确保农村供水的水质质量。

农村垃圾处理关键在投入城乡垃圾处理应一体化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建制镇近两万个,村庄320多万个,农村人口达几亿人,随着村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现代工业生产的日用消费品普及,农村也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这些生活垃圾无序丢弃或露天堆放,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空气等严重污染,恶化了水系,侵占了农田,增加疾病传播几率,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村民的基本生活,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城市和农村共同的食品安全。

因此,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高度关注农村垃圾处理,必须将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

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缺乏的同时,收运处理体系还基本上未建立起来,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与监测体系处于空白。

村收镇运县处理,这是我国在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下探寻的一条村镇垃圾处理模式。然而在一些地方,等国家投入、靠政府处理、要群众补贴成了村镇垃圾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处理农村垃圾的方法总是多样的,农村垃圾比城市垃圾容易解决的原因在于,农村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农村既是垃圾的产生之地,又是部分垃圾的利用之地,具备垃圾循环利用的有利条件。关键问题在于有没有这样的投入。

当下,要破解农村垃圾处理的资金瓶颈,最大的症结就在于,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思路,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倒逼政府由以单一的GDP政绩观,转向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此外,更重要的是,必须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激励社会公益团体、组织加入环境保护,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缓解公共财政对民生投入的压力。

环保部: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两会期间表示,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力度,取得了积极进展。自2008年国家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农村环保政策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达到了135亿元,支持2.6万个建制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一大批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57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农村环保任务十分繁重,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联合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到2015年共完成6万个建制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农村环境保护重点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集中连片整治,通过深入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政策,全力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快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把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责任考核,落实地方政府农村环境保护责任。

三是开展农村环保专项执法行动,推进基层监管能力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秸秆焚烧等专项执法检查,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和环境宣传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乡镇环保队伍建设,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中国水网综合整理)


编辑:刘永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