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9-04 14:59
来源:
作者: 傅涛
二是跨界。当前,很多的高新技术扑面而来,纳米技术、化工技术等等。我们不是传统的给排水行业,也不是传统的市政工程设计行业,而是需要更多地接受跨行业技术的导入,与跨界技术进行更好地融合,或许能够为行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如我们的膜技术就来自于材料科学,但充分应用到了环保产业中。
三是资本化。技术正在成为资本的要素,而资本在加速技术的进程。企业里如果有千人计划的人员或者真正工作的院士,那么企业的估值一定会高。企业应充分挖掘技术的资本动力,而不仅是依靠国家拨款。
四是互联网化。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在极大地改变技术创新的轨迹。以前的技术都是基于中央控制,现在则是万物互联,甚至技术研发都基于用户大数据的反馈。在系统化革命之下,很难用一个中央控制的理念,把系统做到最优,但是互联网的发展,让每一个用户、每一个设备、每一秒的动作,都成为大数据的来源,让系统化的技术集成成为可能。这可能是环境领域技术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四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改变让技术创新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给出超过5年的创新周期。
环境技术创新的几点趋势
通过上述环境产业发展及外部大势的变化,可以看到环境技术创新的几点趋势。
过程化
以前的环保,都是做末端的。甲方把污水、垃圾送来,企业用各种技术完成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俗称“老三化”。现在发生了变化,技术开始深入介入生产过程。如稀土化工废水,有七八个车间,早期不处理就会通过污水管排混合放到下游。但每一个车间的污水只有一两种污染物,合起来之后的污水什么物质都有,极其难处理。如果分七八个环节,可以发现水的处理非常多样化,每一种都可以做到零排放,有一部分需要花钱,还有一部分不用花钱,因为提纯成本很低,提出的化学物质可以成为资源弥补成本。这种情况下,环境处理就要从末端走向了过程化。
系统化
“八五”期间有一个水处理科研项目,一级强化处理号称国际先进水平,但后来有人投诉,说那个产生的污泥量巨大,污泥无法处理,极大的增加了工作强度。水处理过程是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放眼整个厂,水平就很差。这提示了我们,一个点的先进不代表一个系统的先进。现在,我们的系统越来越大,需要将很多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虑,可能需要从城市、流域、山水林田湖等,甚至生态文明的整体角度来考虑。从这个结构来看,可能好和坏瞬时之间就会倒换,最先进变成最差的,最差的变成最先进。这个系统化的层次在哪里设定?我觉得需要从甲方出发,在系统思维下进行创新。
小众化
中国是世界工厂,我们擅长大众化,通过批量生产把产品做到白菜价;现在我们需要小众化,去满足一些人群的特定需求。小众化并非个性化,小众也是众。如矿泉水是大众产品,给三高人群喝的矿泉水就是小众产品,给三高人群晚上喝的矿泉水、给三高人群晚上吃药的时候喝的矿泉水,是更小众的产品;马桶是大众产品,但说静音马桶,就是专门给老年人或神经衰弱人群的小众产品。未来的技术市场是小众化的市场,企业要区分客户,找到属于自己的的小众市场。
整合化
技术创新的原点不能是技术突破,应当是用户的创新需要。华为是典型的客户导向创新企业,我认为未来环境技术的思路就是整合,整合化的思路是问题导向、用户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创新的本质就是为新特定用户创造新价值。技术突破是入口,用它来带动技术发展。为用户创造价值才是出口。
谢谢大家!
附:现场问答
提问:作为一个企业,除了追求客户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企业需要什么特色?谢谢。
傅涛:企业是连接客户和供给最重要的纽带。我认为未来环境产业大部分的问题是企业的问题。虽然国家拔了巨大的科研经费,真正为客户创造巨大价值的科研,一定是企业主导,企业最懂客户。我们有一个创新八步法的课程,讲如何在特定客户当中,找到属于你的小众客户,挖掘他的痛点,围绕他的痛点,设计方案。对于企业家来说,技术就是需要用来解决特定客户特定问题的工具。
提问:我注意到现在咱们很多央企,包括上市企业,在进入一些大的环保领域。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大部分的环保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为主。对于大部分中小型的环保企业,在这种资本密集型的这种当前环境下,我们该怎么去生存?第二个问题,我是做活性炭的,活性炭行业在水处理未来的市场前景您是怎么看的?
傅涛:第一个问题,在特定的需求之下,央企大资本是有优势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你不能指望央企漏了一个项目让你拿到,那样中小企业都活不下去。而是找到你的客户群,找到央企无法干的活,一个特殊的用户群体。我以前分析过,在环保领域,有60%的需求没有被释放,大家都在做大众市场,给中小企业留下的就是小众市场。第二个问题,每一个技术,都有自己的用户群体,我无法回答你,你们公司的活性炭在水处理空间里面有多大,因为水处理市场对你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市场太大了。只能说,活性炭在哪一种特定条件下水处理中的空间,比如活性炭在钢铁工业水处理中的空间,这才能是对你有商业价值的回答。
编辑: 徐冰冰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 、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环境校友联合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
曾经负责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多项水业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两山经济》 、《城市水业改革的十二个问题》、《城市水业改革案例与实践》、《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水业》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