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5-17 09:42
来源: E20绿谷工作室
作者: 谷林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抖音做得很好的朋友告诉他可以开个抖音号:分享下自己这些年经营企业的想法、感悟以及对产业的看法,也对公司是一个宣传。他就开了个抖音号,发现看得人还挺多。后来王鹏鹞就帮他另外注册了一个号,取名叫“环保教父”。
对于这个名称,起初他不愿意接受,觉得过于直白夸张。后来在年轻人的说服下,他最终接受了:对于宜兴环保产业来说,鹏鹞环保和自己也称得上这个名号,那就弄吧。重点是能把自己几十年来经验做一些梳理和分享,这个非常有意义。而且也能帮公司做宣传,一举两得。作为一个对几十年工作难以割舍的人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差事。
具体的拍摄工作由公司团队操作。几十期下来,王洪春越发喜欢起这份工作。他觉得这是他想做的事情。他甚至希望在抖音之外,能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的类似经验分享和传播工作中去:比如和E20环境平台合作,在CEO特训班和沙龙上进行分享。在宣传企业的同时,也不让自己积累了四十年的经验浪费掉。
思考的“焦虑”:中国环保市场的问题
相比经营公司,做抖音更像是他的“小生活”——在抖音里,他可以对环保、管理、投资等各种感兴趣的事情说出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经验。但与此同时,他也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焦虑来自于他对更大范围事情的思考——王鹏鹞将其称之为“家国情怀”,比如社会问题,比如体制问题,比如中美关系问题、市场化与改革开放问题等,更多地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几十年做企业的经历,让王洪春看过不少社会的阴暗面和一些矛盾与问题,也一直难掩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他还是会被一些负面的信息触动。他知道祖国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但一些问题的存在也是明明白白。怎么办?他不是键盘侠,在环保行业,他自己可以拒绝一些负面,做出一些坚持和改善,但在环保之外,他能看透,却无能为力。虽然王洪春对类似的事情已经看得越来越淡,但高频而集中的触动与思考,还是让他痛苦,甚至焦虑、睡不好觉。
对于工作了几十年的水务行业,面对中国高速的通货膨胀环境,水务长线投资跑不赢货币实际贬值的速度,应该如何解决?
特别是看到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环保产业,民营企业被央企国企一个个揽入怀中,王洪春更是心情复杂——恨民营兄弟们不争,怒央企国企太凶悍、怨市场太不公平?无奈:环境肃杀,兄弟企业只能自求多福?悲哀:难道环保投资市场,民企要集体覆没,以后全成国企央企的天下?国家支持民企发展的战略如何实现?奋进:自己硕果仅存,唯有坚持,寻求突破……
在民企处于发展热潮的时期,也许同类民企之间更多是竞争的关系,但当大家一个个“折戟沉沙”时,昔日的对手也难免会更多出惺惺相惜、休戚与共的感情。“看到民营企业一个个被并购,我感觉很悲哀。你看到你的同伴一个个倒下,最后你自己也会离死不远了。并不是它们都不行了,我自个儿越活应越高兴了,这是很愚蠢的想法。人家都死了,你自己能活多久呢?”在王洪春看来,竞争是市场的必然,越是发达的市场,竞争越是激烈,这就需要做好自己。从市场整体来说,大家一起把市场做大了,企业发展才能有更高的天花板。
王洪春认为,当前中国环保市场的问题主要在于它受限于政策和政府。如上所述,虽然是市场化,但当前的市场并不公平。像鹏鹞环保这样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大多处于很被动的地位。
虽然从单个项目上看,环保项目存在发展的天花板,但从整体市场的角度,随着人民群众的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环保督查也更加严格,环保市场仍将会释放大量的机会。
问题在于,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但实际上,当前市场上,民营企业的处境并没有好转,反而随着央企、国企的扩张,空间更加逼仄。如果真正市场化了,按市场化规则走,鹏鹞环保这样的企业还是有很强的竞争力的。或者如不在环保领域,以鹏鹞环保的管理和创新能力,理论上应该会比做环保做得更好。
王洪春也希望未来鹏鹞环保可以与国企从项目层面、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实现更多的合作,之前对中铁环保的收购,就是一种探索。王洪春认为,国企和民营各有各的优势,如果民企被国企收购,可能民企的优势或特长就很难发挥出来,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肯定会受到影响,他相信,鹏鹞环保不会败给央企、国企,也不接受它们的收购,还是“应该做好自己”。
“环保之乡”自有利弊 草原上难以长出太多大树
在对环保市场整体和自己企业的思考之外,扎根于宜兴的王洪春,自然也忘不了对宜兴环保产业的关心。对于宜兴环保产业发展,王洪春认为需要历史地、发展地来分析。
王洪春认为,宜兴作为中国的环保的主要发源地,被誉为“环保之乡”,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的。宜兴环保产业的发展以设备起家。环保设备、技术配套,本来就不适合大公司做,而更适合小企业发展。宜兴的环保企业专注于设备技术,数量多,单个企业规模小,但整体产业链的配套很齐全——从材料开始,包括技术服务,以及后续的加工,任何一个环保设备,都能在宜兴找到专业的人做出来。王洪春认为,宜兴环保产业链的完整度,在全国不可能有第二个。其他地方和宜兴环保市场打擂台,能做到宜兴20-30%的效果都很困难。未来几十年里,中国不会有其他地方的环保产业能超过宜兴。
王洪春认为,宜兴环保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政府想打造就能打造的,它是在宜兴独有的历史条件下,自发形成的。几十年的积累,其实已经树立起很高的门槛和独特的优势。
按理说,拥有如此完整的设备产业链,专业配套齐整,行业和区域的资源整合力度应该会更高。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反倒是宜兴内部的环保企业存在不少的产品仿制和恶性竞争,在外面也给人留下了一个低端的印象。对此,王洪春认为,主要是与宜兴的文化有关。他认为,宜兴的文化,不像福建广东一样。宜兴人更喜欢自己做老板,合作的氛围不够,大家各做各的,达不到真正的产业协同。
近几年很多环保上市公司出问题下,宜兴的加工配套企业反而迎来了新的机会:很多车间,都是满满的,发展很快。期间,也有一些企业脱颖而出,它们在制造方面,包括技术方面和单个产品上,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能力。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在宜兴人做的行业里,王洪春认为,这一些脱颖而出的企业都可以称得上是细分领域顶尖的存在。或许外面的人看不起它们,但它们真正代表着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水平。
编辑: 王媛媛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 绿谷工作室主笔